科威特国 The State of Kuwait
国家概况
科威特位于亚洲西部波斯湾西北端。 “科威特”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小城堡”。面积1.78万平方千米。人口233万,其中科威特人约占38%,其余为外籍侨民。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货币为科威特第纳尔。首都科威特城(A1 Kuwait)。
科威特国旗
国旗
靠旗杆一侧为黑色梯形,右侧自上而下由等宽的绿、白、红三色组成。黑色征战斗,绿色象征绿洲,白色象征纯洁,红色象征为祖国流血。
历史沿革
7世纪时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81年起哈立德家族统治科威特。1 756年萨巴赫家族取得统治权,建立了科威特酋长国。1 871年科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1899年英国强迫科威特签订秘密协定,从而成为其“宗主国”。1 939年科正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 954年科成立了以酋长阿卜杜拉·萨巴赫为首的最高委员会。1 960年从英国人手里接管了司法权和货币管理权。1 961年6月19日宣布独立。1990年8年遭伊拉克武装入侵,1991年5年伊拉克宣布撤销对科威特的兼并。
经济 文化 民俗
科威特全境50%的国土在海拔100米以下,境内多沙漠。科威特盛产石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石油收入是这个国家的主要收入,有“石油之国”、 “金色的国家”之称。另有炼油、
天然气液化和石油化王、海泰淡化、建材等王监。畜牧业发达,输出肉类和皮革。渔业拥有丰富的资源,主要出口海虾制品。科威特年均降水量为50~77毫米,没有常年有流水的河流和湖泊,水比石油还要珍贵,因此又称“无水之国”。
科威特是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属典型的石油经济。近年来利胜石油收入在国外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政府实行高福利制度,免缴个人所得税,为国民提供免费医疗和教育,并提供岗位、物价、房租和结婚等补贴。
科威特的海水淡化工程秘威特的海水淡化产量居世界之冠。淡纯海水采用多级蒸馏法,就是根据气压越低,沸点越低,面积越大,汽化量越大的原理,分级逐渐减压,目前科威特的海水淡化装置多达32级。海水进入每一级时,都是由下而上喷射出去,形成无数极小的水珠,散珠状可使蒸发颤积增加到极大限度,这样既减少能量的消耗,又增加产量。水蒸发以后,上升遇到凉铁管,重新凝结液化,成为蒸馏水,然看将蒸馏水聚集起来,按科学比例加入适量盐、氟、氯及其能成分,这就楚人们所需的淡水。科威特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厂。
费莱凯岛位于首都以东20千米的海湾中。岛上有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希望城堡、希膜神像和亚历山大时代的当地神像。近年来又陆续挖掘出大量文物,有石制器皿、刻有各种图案和文字的石块等;还发现400多枚德尔蒙时期的圆形石印章,制作精美,刻有人和动物的各种图案,据考证,该岛就是印章的发源地。
科威特主要经济数据GDP: 同等购买力:
$44.77 (单位:10亿) (2005 估.)
GDP - 真实增长率:
4.8% (2005 估.)
人均GDP: 同等购买力:
19,200 (2005 估.)
通货膨胀率 (消费价格):
4.1% (2005 估.)
劳动力:
1.67 (单位:百万)
note: non-科威特is represent about 80% of the labor force (2005 估.)
出口:
$44.43 (单位:10亿) f.o.b. (2005 估.)
主要出口伙伴:
日本 19.7%, 韩国 15.5%, 美国 11.9%, 新加坡 9.5%, 台湾 11.1%, 荷兰 4.7% (2005)
进口:
$12.23 (单位:10亿) f.o.b. (2005 估.)
主要进口伙伴:
美国 14%, 德国 10.7%, 日本 8.3%, 英国 5.6%, 沙特 6.1%, 法国 4.8%, 中国 4.4% (2005)
人口:
2,418,393
人口增长率:
3.52% (2006 估.)
贫困线以下人口:
NA%
主要行业:
石油, 石化制品, 水泥, 造船与维修, 脱盐水, 食品加工, 建筑材料
科威特位于亚洲西部波斯湾西北端。 “科威特”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小城堡”。面积1.78万平方千米。人口233万,其中科威特人约占38%,其余为外籍侨民。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货币为科威特第纳尔。首都科威特城(A1 Kuwait)。
科威特国旗
国旗
靠旗杆一侧为黑色梯形,右侧自上而下由等宽的绿、白、红三色组成。黑色征战斗,绿色象征绿洲,白色象征纯洁,红色象征为祖国流血。
历史沿革
7世纪时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81年起哈立德家族统治科威特。1 756年萨巴赫家族取得统治权,建立了科威特酋长国。1 871年科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1899年英国强迫科威特签订秘密协定,从而成为其“宗主国”。1 939年科正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 954年科成立了以酋长阿卜杜拉·萨巴赫为首的最高委员会。1 960年从英国人手里接管了司法权和货币管理权。1 961年6月19日宣布独立。1990年8年遭伊拉克武装入侵,1991年5年伊拉克宣布撤销对科威特的兼并。
经济 文化 民俗
科威特全境50%的国土在海拔100米以下,境内多沙漠。科威特盛产石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石油收入是这个国家的主要收入,有“石油之国”、 “金色的国家”之称。另有炼油、
天然气液化和石油化王、海泰淡化、建材等王监。畜牧业发达,输出肉类和皮革。渔业拥有丰富的资源,主要出口海虾制品。科威特年均降水量为50~77毫米,没有常年有流水的河流和湖泊,水比石油还要珍贵,因此又称“无水之国”。
科威特是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属典型的石油经济。近年来利胜石油收入在国外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政府实行高福利制度,免缴个人所得税,为国民提供免费医疗和教育,并提供岗位、物价、房租和结婚等补贴。
科威特的海水淡化工程秘威特的海水淡化产量居世界之冠。淡纯海水采用多级蒸馏法,就是根据气压越低,沸点越低,面积越大,汽化量越大的原理,分级逐渐减压,目前科威特的海水淡化装置多达32级。海水进入每一级时,都是由下而上喷射出去,形成无数极小的水珠,散珠状可使蒸发颤积增加到极大限度,这样既减少能量的消耗,又增加产量。水蒸发以后,上升遇到凉铁管,重新凝结液化,成为蒸馏水,然看将蒸馏水聚集起来,按科学比例加入适量盐、氟、氯及其能成分,这就楚人们所需的淡水。科威特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厂。
费莱凯岛位于首都以东20千米的海湾中。岛上有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希望城堡、希膜神像和亚历山大时代的当地神像。近年来又陆续挖掘出大量文物,有石制器皿、刻有各种图案和文字的石块等;还发现400多枚德尔蒙时期的圆形石印章,制作精美,刻有人和动物的各种图案,据考证,该岛就是印章的发源地。
科威特主要经济数据GDP: 同等购买力:
$44.77 (单位:10亿) (2005 估.)
GDP - 真实增长率:
4.8% (2005 估.)
人均GDP: 同等购买力:
19,200 (2005 估.)
通货膨胀率 (消费价格):
4.1% (2005 估.)
劳动力:
1.67 (单位:百万)
note: non-科威特is represent about 80% of the labor force (2005 估.)
出口:
$44.43 (单位:10亿) f.o.b. (2005 估.)
主要出口伙伴:
日本 19.7%, 韩国 15.5%, 美国 11.9%, 新加坡 9.5%, 台湾 11.1%, 荷兰 4.7% (2005)
进口:
$12.23 (单位:10亿) f.o.b. (2005 估.)
主要进口伙伴:
美国 14%, 德国 10.7%, 日本 8.3%, 英国 5.6%, 沙特 6.1%, 法国 4.8%, 中国 4.4% (2005)
人口:
2,418,393
人口增长率:
3.52% (2006 估.)
贫困线以下人口:
NA%
主要行业:
石油, 石化制品, 水泥, 造船与维修, 脱盐水, 食品加工, 建筑材料
科威特的历史 History
古代科威特地区与巴比伦和希腊有过交往。公元前3世纪初,亚历山大大帝的舰队曾驶抵此地。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许多阿拉伯游牧部落从阿拉伯半岛迁往两河流域的途中曾在此逗留,其中伊雅德部落在卡济麦还建立了城堡。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后,科威特作为帝国的一部分一度繁荣,成为波斯湾的一个贸易港口和造船中心。“科威特”这个地名出现于17世纪40年代,当时控制科威特一带的哈立德部落建立了一座小小的要塞。1756年萨巴赫家族的族长萨巴赫·本·贾比尔被推选为政教合一的领袖,建立科威特酋长国。科威特酋长国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实际上仍保持独立。1899年英国迫使科威特埃米尔穆巴拉克·本·萨巴赫(1896~1915在位)签订了《科英协定》。在该协定中,科威特埃米尔保证,不把国家的任何部分租给或让给英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或臣民;未经英国同意,不允许任何外国的代表驻在他的国家。英国则承认科威特是一个内政独立的国家,保护其不受侵略,并向其提供财政援助。实际上,科威特已置于英国的保护之下。1913年英国和土耳其签订了《海湾协定》,其中规定:“科威特在奥斯曼政府的主权范围之内,但政府不以任何方式干涉其事务,亦不派兵到那里去”;奥斯曼帝国承认科威特是在英国保护下的独立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威特人民展开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60年初,英国宣布承认科威特的自治权,把司法权和货币管理权交给科威特埃米尔。1961年 6月19日,英国又被迫废除1899年的《科英协定》,承认科威特独立。1961年7月1日,英国利用一些阿拉伯国家(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在科威特主权问题上的分歧,以"保护"其独立为名,派兵在科威特登陆。同月20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宣布接纳科威特,并要求英国撤军。9月11日,由埃及、约旦、苏丹、摩洛哥和沙特阿拉伯组成的阿拉伯保安部队抵达科威特,以取代英国军队。英军于9月19日开始撤离科威特。1963年5月,科威特加入联合国。1962年1月科威特召开国家制宪会议,同年11月颁布的宪法规定:国家元首只能由萨巴赫家族的后代继承。1963年1月选出第一届国会。现任国家元首贾比尔·艾哈迈德·萨巴赫于1977年即位,为科威特的第13任统治者。
石油是科威特的主要经济来源,石油收入约占国内总收入的90%。1983年原油产量为5250万吨,收入105亿美元。1985年已探明石油储量为 123亿吨。198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12亿多美元,人均收入12640美元,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科威特政府利用高额的石油收入,发展国民经济,实行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等高福利制度,并致力于使收入来源多样化。
科威特政府对外奉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发起国之一,又是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的倡议国。科威特执行援助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援助伊斯兰国家的政策。1971年3月22日与中国正式建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威特人民展开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60年初,英国宣布承认科威特的自治权,把司法权和货币管理权交给科威特埃米尔。1961年 6月19日,英国又被迫废除1899年的《科英协定》,承认科威特独立。1961年7月1日,英国利用一些阿拉伯国家(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在科威特主权问题上的分歧,以"保护"其独立为名,派兵在科威特登陆。同月20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宣布接纳科威特,并要求英国撤军。9月11日,由埃及、约旦、苏丹、摩洛哥和沙特阿拉伯组成的阿拉伯保安部队抵达科威特,以取代英国军队。英军于9月19日开始撤离科威特。1963年5月,科威特加入联合国。1962年1月科威特召开国家制宪会议,同年11月颁布的宪法规定:国家元首只能由萨巴赫家族的后代继承。1963年1月选出第一届国会。现任国家元首贾比尔·艾哈迈德·萨巴赫于1977年即位,为科威特的第13任统治者。
石油是科威特的主要经济来源,石油收入约占国内总收入的90%。1983年原油产量为5250万吨,收入105亿美元。1985年已探明石油储量为 123亿吨。198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12亿多美元,人均收入12640美元,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科威特政府利用高额的石油收入,发展国民经济,实行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等高福利制度,并致力于使收入来源多样化。
科威特政府对外奉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发起国之一,又是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的倡议国。科威特执行援助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援助伊斯兰国家的政策。1971年3月22日与中国正式建交。
科威特的经济
石油是科威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民经济的支柱,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出口商品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和化工产品,石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5%。
现在的科威特,是个机会多多的地方。科威特《火炬报》援引科威特金融公司(KFH)发布的报告对科威特2015/2020五年发展规划做出展望,称该规划仍将致力于科经济改革,应对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继续执行久拖未果的重大战略项目,这些项目将充分释放私营部门作用,鼓励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开展合作,总金额将超过80亿科威特第纳尔,努力实现科发展战略目标。
现在的科威特,是个机会多多的地方。科威特《火炬报》援引科威特金融公司(KFH)发布的报告对科威特2015/2020五年发展规划做出展望,称该规划仍将致力于科经济改革,应对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继续执行久拖未果的重大战略项目,这些项目将充分释放私营部门作用,鼓励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开展合作,总金额将超过80亿科威特第纳尔,努力实现科发展战略目标。
报告称,至2014年元月,科上个五年发展规划的预算只执行了57%,且部分重大项目效率低下,只能继续在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中执行。这些项目包括:地铁网络项目、铁路项目、媒体城项目、公立学校私有化项目、续建大穆巴拉克港与布比延岛开发项目、建设北祖尔二期发电站项目、建设祖尔炼油厂项目、与中国合作续建广东湛江炼化一体化项目、与越南合作续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建立低成本住宅项目、建设丝绸城项目、费拉克岛开发项目、城市固体垃圾处理项目、科威特国际机场扩建项目等。
科威特是典型的代理制国家,非GCC的外国企业在科威特境内进行投资和经营,必须通过当地代理,当地代理主要有Commercial Agent(类似分销商)和Service Agent(类似保人和代理人),不管你在科威特是不是有公司,只要在境内有经济活动,则必须有代理进行参与,科威特商法赋予代理很多得天独厚的特权,比如:签证控制权、各种许可、认证、工商税检法部门的决定权等等,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代理去参与,这间接保证了代理收入的稳定性。
科威特虽说是君主制国家,但伊斯兰法和民法并存。并且法律相对比较健全且公平,但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走上法律程序都会是诉讼双方特别是外方的一个噩梦,效率较低,周期很长,成本高昂,大部分官司都不了了之,受益者多半是律师,基本不会是外国投资者。作为外国投资者,做好市场前期调研工作,认真研读与代理的合作协议,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是这是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短板。
弹丸之地下蕴藏着的宝藏
虽然科威特国土面积仅17,820平方公里,还不及我国的一个省大,但科威特是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弹丸之地下蕴藏着无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科威特是典型的代理制国家,非GCC的外国企业在科威特境内进行投资和经营,必须通过当地代理,当地代理主要有Commercial Agent(类似分销商)和Service Agent(类似保人和代理人),不管你在科威特是不是有公司,只要在境内有经济活动,则必须有代理进行参与,科威特商法赋予代理很多得天独厚的特权,比如:签证控制权、各种许可、认证、工商税检法部门的决定权等等,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代理去参与,这间接保证了代理收入的稳定性。
科威特虽说是君主制国家,但伊斯兰法和民法并存。并且法律相对比较健全且公平,但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走上法律程序都会是诉讼双方特别是外方的一个噩梦,效率较低,周期很长,成本高昂,大部分官司都不了了之,受益者多半是律师,基本不会是外国投资者。作为外国投资者,做好市场前期调研工作,认真研读与代理的合作协议,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是这是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短板。
弹丸之地下蕴藏着的宝藏
虽然科威特国土面积仅17,820平方公里,还不及我国的一个省大,但科威特是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弹丸之地下蕴藏着无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科威特石油公司和当地市场主要参与者
科威特石油公司(Kuwait Petroleum Company),相当于我国的中石油和中石化,是掌管整个科威特海内外石油经济的机构。下图是科威特石油境内处于行业上游部分,重点是石油技术服务方面的石油公司。
目前,在科威特境内进行石油技术服务的公司,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27家公司获得了资质。参与者主要是欧美主流公司,如Nabors,Parking,Weatherford等国际性大公司;中国企业有中石化国工,中石油旗下的长城、大庆和渤海钻探;中国的私营企业有海隆石油和科瑞;还有两家当地公司叫Kuwait Drilling Company 和Burgan,其中,主流服务特别是技术和标准要求高的服务公司还是欧美大公司牢牢把控,比如深井钻井、各种泥浆、固井、录井、定向服务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中石化国工,自进入科威特市场以来,在短短六七年间已经成长为科威特钻机保有量第一大的钻井承包商。
目前科威特市场的钻机保有量在100台以内,预计,最终市场保有量应该不超过150台。
如何在科威特参与石油项目
一、入网关
无论做石油服务,还是要做石油产品销售,在科威特必须通过的一关就是入网(也称资格预审),主要审批方为KOC。KOC具有齐备完整的体系架构、强大的人才体系和严格的作业标准。
1、齐备完整的体系架构
科威特石油为保证供应商质量,建立了非常齐全而又完备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将油田开采按照国际惯例,分门别类的列出了很多的目录,让供应商可以很容易有的放矢的找到自己所提供的服务分属哪个门类,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和要求。
2、强大的人才体系
KOC的主要部门负责人,大都受过欧美高等教育,并在世界主流油公司就职很长时间,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并且非常善于管理和利用团队中不同人的强项。
3、严格的作业标准
虽然科威特以前被欧美石油公司(比如雪佛龙)把控石油命脉,但石油收归国有后,科威特人并没有推翻先进理念,而是较好的继承并发扬光大起来。
二、代理关
前文提过,科威特是需要代理的,因为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影响力也会存在方方面面的。在伊斯兰世界,酋长有着相当的地位,直白点说,各大企业就是各大酋长领军的家族企业,控制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科威特亦然,经济命脉主要掌握在几大家族手里边,他们的产业渗透在方方面面,互相合作又互相制约,当然也包括石油行业。一个好的代理能够在关键的时刻助你取胜。
科威特的几大家族:
National Industries Company
The Bukhamseen Group of Companies
Al-Bahar Group of Companies
Fouad Alghanim & Sons Group
Al Mulla Group
A.H. Al Sagar & Bros
Al-Rashed Group for Projects Holding Co.
Boodai Group
Rashdan Group
科威特石油公司(Kuwait Petroleum Company),相当于我国的中石油和中石化,是掌管整个科威特海内外石油经济的机构。下图是科威特石油境内处于行业上游部分,重点是石油技术服务方面的石油公司。
目前,在科威特境内进行石油技术服务的公司,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27家公司获得了资质。参与者主要是欧美主流公司,如Nabors,Parking,Weatherford等国际性大公司;中国企业有中石化国工,中石油旗下的长城、大庆和渤海钻探;中国的私营企业有海隆石油和科瑞;还有两家当地公司叫Kuwait Drilling Company 和Burgan,其中,主流服务特别是技术和标准要求高的服务公司还是欧美大公司牢牢把控,比如深井钻井、各种泥浆、固井、录井、定向服务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中石化国工,自进入科威特市场以来,在短短六七年间已经成长为科威特钻机保有量第一大的钻井承包商。
目前科威特市场的钻机保有量在100台以内,预计,最终市场保有量应该不超过150台。
如何在科威特参与石油项目
一、入网关
无论做石油服务,还是要做石油产品销售,在科威特必须通过的一关就是入网(也称资格预审),主要审批方为KOC。KOC具有齐备完整的体系架构、强大的人才体系和严格的作业标准。
1、齐备完整的体系架构
科威特石油为保证供应商质量,建立了非常齐全而又完备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将油田开采按照国际惯例,分门别类的列出了很多的目录,让供应商可以很容易有的放矢的找到自己所提供的服务分属哪个门类,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和要求。
2、强大的人才体系
KOC的主要部门负责人,大都受过欧美高等教育,并在世界主流油公司就职很长时间,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并且非常善于管理和利用团队中不同人的强项。
3、严格的作业标准
虽然科威特以前被欧美石油公司(比如雪佛龙)把控石油命脉,但石油收归国有后,科威特人并没有推翻先进理念,而是较好的继承并发扬光大起来。
二、代理关
前文提过,科威特是需要代理的,因为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影响力也会存在方方面面的。在伊斯兰世界,酋长有着相当的地位,直白点说,各大企业就是各大酋长领军的家族企业,控制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科威特亦然,经济命脉主要掌握在几大家族手里边,他们的产业渗透在方方面面,互相合作又互相制约,当然也包括石油行业。一个好的代理能够在关键的时刻助你取胜。
科威特的几大家族:
National Industries Company
The Bukhamseen Group of Companies
Al-Bahar Group of Companies
Fouad Alghanim & Sons Group
Al Mulla Group
A.H. Al Sagar & Bros
Al-Rashed Group for Projects Holding Co.
Boodai Group
Rashdan Group